能下载爱游戏app的网站是什么

能下载爱游戏app的网站是什么
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能下载爱游戏app的网站是什么 > 新闻动态 > 莫斯科奥运会:90多亿美元打水漂67国缺席,运动员仅去了5179人_苏联_国家_成功

莫斯科奥运会:90多亿美元打水漂67国缺席,运动员仅去了5179人_苏联_国家_成功

发布日期:2025-04-16 08:30    点击次数:172

奥运会就像一场全球瞩目的盛大演出,既是各国运动员比拼实力的竞技场,又是东道主向世界展示自己独特魅力的绝好机会。

成功举办一届奥运会,对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、管理水平和执行力都是巨大的挑战。

从历届奥运会的主办情况来看,一个明显的规律是:承办奥运会的国家基本都是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,而且绝大多数都是现代概念中的民族国家。

办奥运会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活儿。

印度一直想办奥运会,但总没成功,主要问题出在管理上不太给力。

奥运会始终与政治纠葛不清,这种状况无疑是人类的一大悲剧,也是我们深感惋惜的地方。

展开剩余93%

冷战期间,美国和苏联的意识形态严重对立,这种紧张关系直接波及到了第22届莫斯科夏季奥运会。这场赛事因此被政治纷争所笼罩,成为了夏季奥运会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届。

【申办的时代背景】

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其实社会主义国家最初对奥运会没啥兴趣。特别是苏联在十月革命后,那些领导们觉得奥运会就是资本主义搞的玩意儿,目的是让工人忘记阶级斗争,还把他们训练成替新帝国主义打仗的工具。

与此同时,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将奥运会视为维护"西方文化主导地位"的关键舞台,他们坚决反对苏联的参与和影响力渗透其中。

从当时两大阵营的立场来看,现代奥运会从诞生之初就与政治密不可分。

这种想法明显是从20世纪初的国际局势中产生的,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局限性。

二战结束后,苏联人开始改变过去的想法,他们组建了奥运队伍,在1952年首次参加了在芬兰赫尔辛基举办的奥运会。

在这次奥运会中,苏联队表现出色,一共摘得22枚金牌、30枚银牌和19枚铜牌。他们的优异表现赢得了全球观众的由衷敬佩。

苏联高层认为派队伍去奥运会没啥坏处,还能提升国际影响力。

苏联政府认为这是一个展示国家形象和制度优势的好机会,于是产生了主办奥运会的念头。

然而,举办奥运会并非易事,对于刚刚崭露头角的苏联来说,这项任务显得格外艰巨。

幸运的是,苏联毕竟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,作为全球两大超级大国之一,它的综合国力远超其他国家,实力强劲到让其他国家难以企及。

所以,苏联在奥运圈子里积极结交朋友,主要是为了争取西欧国家奥委会的支持。

莫斯科奥委会很早就启动了工作,他们与德国奥委会的资深主席威利·道墨建立了合作关系,并私下达成了一致:在1966年,苏联和东欧的奥委会将共同支持德国举办1972年的奥运会;作为交换,威利·道墨则需要争取西欧各国奥委会的支持,帮助莫斯科赢得奥运会的举办权。

1970年,苏联第一次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申请,希望能在首都莫斯科举办奥运会。

遗憾的是,当时的苏联在这方面还是个新手,缺乏经验,最终在蒙特利尔付出了代价,遗憾落败。

四年过去,苏联重整旗鼓,又一次踏上了申奥的征程。这次的对手同样实力强劲——被誉为“天使之城”的洛杉矶。

威利·道墨已经顺利晋升,成为了国际奥委会的副主席。

他履行了曾经的承诺,用善意回报善意,在西欧奥委会成员之间积极协调,最终帮助莫斯科获得了西欧多数国家的认可。

莫斯科以明显优势击败洛杉矶,成功将奥运会引入社会主义国家,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。

听闻申办成功的喜讯,苏联人民激动得热泪盈眶,彼此紧紧相拥。

莫斯科市民特别重视这次难得的机会,苏联方面也全力以赴,准备用最好的安排和积极的态度来办好这场全球体育盛会。

【90亿美元打了水漂】

莫斯科成功拿下了1980年奥运会的举办资格,这给了他们整整六年时间来建设比赛场地、升级城市设施等一系列准备工作。

很快,莫斯科当局就集中所有资源,全面启动了奥运会的准备工作。

过去各国办奥运会,有的国家选择改造已有的体育场馆,如果特别看重这届赛事,就会新建一个专门的场地。

在莫斯科,虽然那时候就已经有了能够举办大型综合运动会的体育场馆。

为了成功举办这场千载难逢的奥运盛会,苏联政府下了大功夫,一口气建了20多个大型体育场。其中最有名的是基辅共和国体育场,能坐满10万名观众;还有列宁格勒的基洛夫体育场,也能容纳8万人。这些场馆的建设,充分展现了苏联对这次奥运会的重视程度。

为了让运动员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有更好的体验,莫斯科市政府专门打造了一批设施一流、服务周到的星级酒店、餐厅和咖啡馆。这些场所不仅能让运动员在比赛后快速恢复精力,还能让游客亲身体验到独特的苏联文化魅力。

每次奥运会举办时,各个参赛国家都会设计一个代表自己的卡通形象。

莫斯科奥运会的吉祥物是只叫米莎的小熊,它特别招人喜欢,全球各地的人都对它赞不绝口。

与此同时,苏联政府从全国各地选拔了1500名精通外语的服务人员和6000名擅长制作各国美食的厨师,经过专门培训后投入工作,确保每一位到访的运动员和游客都能获得满意的体验。

为了确保这届奥运会圆满成功,苏联举全国之力,请来了众多顶尖艺术家为开幕式精心策划和表演。

莫斯科奥委会的财务审查显示,苏联为举办奥运会投入了超过90亿美元,这一数字在当时创下了历史新高。

以购买力来衡量,这90多亿美元的价值,如果放在2010年到2020年之间,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几百亿美元。

为了填补这笔多出来的资金缺口,莫斯科奥组委动了不少脑筋。他们通过卖电视转播许可、发行体育彩票、销售奥运门票和纪念邮票来筹钱,甚至还动用了国家储备的黄金和白银等贵重物资。

莫斯科民众怎么也没料到,自己的一片赤诚竟然白费了,投入的90多亿美元也全都打了水漂。

7月19日这天,没想到有67个国家都没来参加奥运会。

这些国家中有苏联的老对手美国、加拿大和日本,中国也在其中。

澳大利亚、法国、英国等14个西欧国家派出了代表团,但他们并未使用自己国家的国旗和国歌;新西兰、西班牙等代表团的旗手也没有高举本国国旗,而是举着专门制作的旗帜进场。

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吸引了5179名运动员参赛,其中包括1124名女选手。这是自1960年罗马奥运会以来,参赛国家和地区数量最少的一届奥运会。

不少本来计划去看比赛的游客纷纷退了票。苏联官方原本预计会有超过30万外国人来莫斯科观赛。

但到了1980年6月,莫斯科市长普洛梅思罗夫无奈地表示,当年到访莫斯科的游客仅有7万人。

这届奥运会的媒体阵容明显缩水,总共只有5615名记者参与报道。其中,负责文字报道的有2685人,从事广播工作的有2930人,都比以往少了不少。

因为几个体育强国缺席,奥运会的整体水平大打折扣,特别是在游泳、田径和体操这些热门项目上,影响尤为明显。有些小项目的成绩,甚至都没能达到当时世界的一般水准。

莫斯科奥运会上仅有一项世界纪录被刷新,这充分反映出各国抵制的行为给赛事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后果。

【抵制原因】

全球几大洲的重要国家缺席莫斯科奥运会,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带头抵制。

1978年12月底,苏联无视国际社会的抗议,突然派兵进入阿富汗。这一举动不仅激化了地区冲突,还给了美国内部强硬派一个绝佳的反击机会。

就在苏联军队行动的同一天,美国方面就察觉到了他们的意图。作为美国政府的重要智囊,布热津斯基向时任总统卡特递交了一份内容详实的报告。

布热津斯基在备忘录中明确提醒卡特总统:“如果苏联入侵阿富汗,他们可能会打通通往印度洋的路线,这将严重威胁美国在波斯湾的安全。”

美国应该支持阿富汗的反抗力量,同时与巴基斯坦和中国加强合作,扩大协作范围,让阿富汗成为苏联的“越南式泥潭”。

卡特非常赞同这个观点。12月28日,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会议上,美国的高层决策者们达成了共识,他们决定在国际上公开批评苏联,并采取行动将其孤立。

第二年,美国采取了多种措施,对苏联实施了经济和政治上的限制。

比方说,停止向苏联出口粮食,削减与苏联的贸易合作。

卡特政府没有直接插手阿富汗事务,而是把对抗转向了其他方面。他们通过经济制裁、舆论宣传和外交手段,全方位地对苏联施加压力,力求让苏联付出最大代价。

正是出于这种战略考虑,副总统沃尔特·蒙代尔第一个站出来公开表态,表示应该抵制奥运会。

这番话刚说完,英国和澳大利亚这两个英语国家马上就表示了赞同。

出于对本国运动员权益的考虑,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最终同意他们可以不携带国旗参赛。

然而,在撒切尔执政期间,英国主动追随美国,第一个站出来带头反对莫斯科奥运会。

相比之下,像意大利这样的“拉丁系”国家做法就温和得多。他们的政策是:普通运动员可以去参赛,但公务员不行,同时也不让选手带着本国国旗去比赛。

西德总理施密特把这个问题推给了本国奥委会处理,经过投票表决,最终以59票赞成、40票反对的结果决定不参加奥运会。

按照奥运会的规则,每届赛事结束时,都会在闭幕式上展示下一届举办国的国旗。

然而,由于美国态度坚决,卡特总统坚定拒绝让美国国旗在列宁体育场飘扬。

实在没辙了,洛杉矶奥组委的负责人尤伯罗斯费尽心思,琢磨出了一个变通的法子:通过飞机把洛杉矶的市旗送到莫斯科,然后在闭幕式上把它升了起来。

针对美国总统卡特抵制奥运会的决定,各国政要反应不一。其中,英国首相撒切尔对此表示全力支持。

法国外交部长蓬塞对此持有不同看法,他直言不讳地表示:"说实话,我觉得把奥运会当成政治斗争的工具,实在没什么意义。"

不过总的来说,凭借雄厚的综合国力,美国推动的这场抵制行动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在开幕式还没开始的时候,许多国家的大使就已经悄悄离开了莫斯科,他们不想因为这次活动惹上麻烦,担心自己的身份和未来受到影响。

连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都没去参加开幕式。

四年后,苏联依样画葫芦,带着19个国家集体缺席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,给美国来了个以牙还牙,让美国也感受到了同样的滋味。

【结语:】

奥运会最早在希腊诞生,后来在法国发扬光大,原本是全世界人民欢聚一堂的体育盛宴。但在国家利益至上的现实面前,体育精神变得脆弱无力,根本无法与之抗衡。

2024年,"俄乌战争"再次打响,历史似乎重演了一遍。

接过苏联衣钵的俄罗斯,这回又没能在奥运会上以国家身份亮相,错失了与世界好手同场较量的良机。

发布于:河北省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